石僧的反思
浸淫石海二十余年的石僧刘良在石材界掀起的反思浪潮
▼
一、石僧在首届建筑装饰石材供给侧改革研讨会上深刻反思,掀起业内层层热议浪潮。
2016年6月19日由中国建筑装饰会主办的“创新装饰石材供给新模式:首届建筑装饰石材供给侧改革研讨会”在南通举行。英良集团董事长刘良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此次会议并在会议演讲上反思指出了石材人的六大错误,得到了现场参会人员的强烈共鸣。会议结束后的一个月内,刘良会议上的反思内容被业内媒体广为传播,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热议浪潮。


会议演讲中,刘良从石材人的营销模式之错、石材产业链模式之错、石材产品模式之错、石材人的定价之错、互联网时代,石材人的思维方式之错、石材行业与装饰行业合作方式之错等六大方面简单指出了当今石材人的痛点、错点。石僧刘良的论点一出随即被各大石材媒体纷纷报道,而与之共鸣的石材同行也随之在石材人的朋友圈“霸屏”转发,连续一个月,在石材人的朋友圈都能够时不时见到“石材人错了吗?yes”的转发链接。

然而不管是行业媒体的关注或是小小的朋友圈热议现象,都在直接或间接地为我们揭示着石材行业中所存在的问题。存在这些错误,小则可以影响到企业内部的运营状况,大则决定着整个石材行业的兴衰存亡。

而作为以石文化布道者为己任的石僧刘良,此番痛心疾首的深刻反思也在石材行业下行的关键时刻为石材人敲响了警钟。而在未来,是继续将错就错?还是在幡然醒悟中来一场纠错革命险中求生?这将是每一位石材人都要面临的重大抉择。

二、石材人不仅错了,而且错得根深蒂固,知错纠错是行业革命更是石材老板们的自我革命。
针对“石材人之错”作为石材行业媒体代表的海西传媒负责人甘振林表示:刘董(刘良)提到的这种现象在石材行业中一直都存在,而且会一直延续。这种现象在中国不仅仅是在石材行业存在,在其他行业也普遍存在。这些错误的存在使得行业景气度周期缩短、产能过剩。目前,石材行业的竞争仅仅是价格上的竞争并不注重品质上的竞争。这些(演说中的)道理其实几乎每一个石材老板都懂得,但是落地实行的时候很多人又都会按自己之前习惯的另一条轨迹去走。作为行业媒体,我们也一直在表达,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努力,希望能够看到一些结果,但是很难,所以在很早的时候我们就提出过一个观点“让该死的人先死”。


海西传媒针对石材行业存在的问题所做的海报
由此可见,这场由石僧反思演说引起的热议浪潮并非是简单的“跟风”行为。而是一次石材人在行业下行窘境下的集体共鸣。因为处于逆境,许多企业、许多石材老板不得不深刻反思:我们错了吗?我们究竟错在哪里?

从海西传媒负责人甘振林作为资深石材行业媒体人的犀利观点和石僧刘良的反思演说中我们不难看出石材人之错的根深蒂固是毋庸置疑的。在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中,相信没有哪一位石材老板愿意自己的企业成为那个“该死的人”。而石材人想要在恶劣的竞争环境中活下来或者是活得更好,则避免不了一场彻底的纠错革命,这场革命不仅仅是行业的革命,更是每一位石材人突破自我、消除诟病的自我革命。

三、你改或不改,行业革命都在进行,处于风口浪尖的石材人将何去何从?
从2012年开始石材行业以英良集团刘良为首的一部分石材人就陆续开始提出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观点。光阴如梭,曾经“遍地黄金”的石材行业经过二三十年的沉淀,行业竞争也日益明显。

留下一部分有质量的企业倒掉一批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是整个行业前进的趋势。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石材行业也将面临一场不可预计的改革。竞争是公平的,在这场行业变革的角逐中有的石材人选择紧跟时代突破自我、有的石材人仍然存着侥幸心理还在随大众打着价格战、有的石材人看着日益冷清的生意还摸不着头脑。究竟是谁能够在这场竞争中大获全胜,我们不去妄加揣测,时间会是最好的裁判。

寒冬之下,随着刘良等部分行业领先者的觉悟和号召,一批积极求生存、求发展的石材人已经吹响了行业纠错革命的号角。你改或不改,革命都在进行。处于风口浪尖的石材人是要主动地知错、纠错探寻生机还是要被动地安于现状、坐以待毙?这或许已经没有太多思考或选择的机会。